1月11日,由港奥宝典免费材料查询张文教授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横断山区板块缝合带岩质斜坡灾害时空孕育与脆性破坏演化”召开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会议采用线上的形式举行。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处长、吉林大学科研院科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庆教授、港奥宝典免费材料查询长郭威教授出席线上会议并致辞,对项目的立项表示祝贺,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的开展与实施。该环节由我院王清教授主持。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处长致辞

吉林大学科研院科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庆教授致辞

港奥宝典免费材料查询院长郭威教授致辞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环节由殷跃平研究员主持,唐辉明教授、高孟潭研究员、张发旺研究员、朱万成教授、程谦恭教授、陈剑平教授、汤东红主任8位专家针对项目负责人汇报的研究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辉明教授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潭研究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张发旺研究员

东北大学朱万成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程谦恭教授

吉林大学陈剑平教授

吉林大学财务办公室主任汤东红
当天下午,项目组内部进行了讨论,项目科研财务助理韩博汇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执行过程需注意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任务负责人及骨干充分消化吸收上午专家提出的建议,并商议了2023年联合考察及相关科研事宜。
该项目开展横断山区板块缝合带岩质斜坡地质灾害孕育及演化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以板块缝合带岩质斜坡地质灾害孕育及演化的新理论为基础框架,构建高精度实景建模技术、微震监测与成像技术和灾变演化预警技术,集成“灾体识别-结构探查-变形监测-灾变预警”灾变研究体系,突破地形陡变带灾体孕育、变形体结构探查与灾变演化等环节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
据悉,该项目为我院牵头的“十四五”第二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执行期3年,由吉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西南交通大学2家高校共同执行。